厦门大学“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”召开学生学术研讨会

  12月18日,厦门大学经济系经济学基地班“中国区域经济增长”研讨会在经济系会议室成功举行。本次研讨会旨在活跃学术氛围,提高同学的科研兴趣和思辨能力。应该说,这样的专题学术研讨会,以往在本科生中是不多见的。
  参加研讨会的,主要是经济系01、02级基地班的部分同学,还包括本系03级的两位学生代表。同时,经济系邵宜航老师,杨继国老师,赵建老师作为嘉宾也参加了研讨会。
  研讨会首先由01级基地班的刘雅南同学做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问题的发言。她一开始就对中国地区差距是否在继续扩大、区域经济增长是收敛还是发散两个问题做出了界定,指出由于不同的统计方法和测量指标、不同时期的样本以及不同的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,甚至是相反的。接着,在对大量的文献进行综述的基础上,她对影响地区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,认为人力资本,物质资本,外商直接投资,自然条件,要素市场等是造成中国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的主要因素。
  在刘雅南同学发言后,来自漳州校区03级的钱利珍同学首先发难,就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提出质疑。随后,在场的其他同学也纷纷联系中国西部开发等经济热点问题,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。热烈的讨论从人力资本到基础设施、从特色工业到产业集群、从国内宏观经济政策到对外投资政策……可谓“你方唱罢,我又登场”。灵动的思维,巧妙的辩解,既不避针锋相对,又不失融会贯通。
        这次研讨会不仅仅是一场真实的讨论,更是同学们在交流基础上“思”与“辩”能力的结合与提高。它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:同学们在交流中阐述自己的看法,完善自己的观点,老师们则不时地插入一些精彩的点评。
  最后,研讨会在活跃的气氛中结束。尽管时间持续了三个小时,但大家似乎仍觉得“意犹未尽”。今后,基地班将以此为契机,在本部和漳州校区陆续举办一系列关于各种经济问题的研讨会,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,以进一步活跃基地班学术氛围,提高基地班同学知识和科研水平。